電腦喇叭設計考慮的重點為何?

討論電腦用喇叭,甚至一些家用音響AV喇叭都可以。

版主: DearHoney

回覆文章
jlu
初學者
文章: 46
註冊時間: 2004-01-30 04:47

文章 jlu »

去看看MYAV哪裡有沒有人玩音響玩到失業...
叫你們人事部的人去挖角吧~
DIYZONE的也不少~
kevinhan
初學者
文章: 45
註冊時間: 2003-12-26 16:19
來自: taipei
聯繫:

文章 kevinhan »

jlu 寫:
kevinhan 寫:
jlu 寫:哇~
會不會到時候出組"DEARHONEY討論區牌"的喇叭啊~
要不要來個外型設計募集~
這個我就能幫的上忙啦~
只是....
我只會用3DMAX而已...
AUTOCAD不熟...
嘿....您真是知己! :lol: ,我原本就是希望經過大家對於目前喇叭所需要的各項需求,綜合各方的意見來作為開發喇叭的依據,還望您大力幫忙! :P
我對於要開發的產品在我們公司應該還蠻有主導權的,所以您有興趣設計一款喇叭能夠量產上市嗎?;)
但是...
重點來了...
預算的問題呢...
我是做業務出身的...
很多時候東西很好~
但是成本太高...
導致最後變成曲高和寡~

這裡的各位大哥都非常熱心~
尤其是sutl這位~
他還願意幫你算箱體容積耶~
我想你還是先把目標價位鎖定好~
計算好成本~
選擇好單體並將細節計算好~
再來進行外型上的研究~

原則上半年內我應該都會在家混吃等死(或去自己店裡幫忙)~
我今年要去考夜二專(我24歲啦)~
等你把該進行的進行OK了~
隨時CALL我~
我可以義務幫忙(產品真的做出來了要便宜賣我)~

P.S 我之前說的那個朋友~
他們家就是開模具工廠的~
也可以幫上一點忙吧~
對於您的熱情在下銘感五內 :) ,產品真的做出來一定送您一套(不是開玩笑的),我們目前對於成本的估算雖然沒有精算,但是我們對於此產品的成本的評估是可以量化的,(我們是將此類的產品訂為中高價位的產品,但是我們會盡可能的降低成本將它變成一般價位的產品來銷售),針對成本的考量我們是很有信心的,等有下一步的進度時一定call for help. :lol:

今年要考夜二專,加油喔!我也是中部地區某夜二專畢業的,唸夜二專真的很辛苦的,我畢業多年的感想是值得的,加油了! ;)
jlu
初學者
文章: 46
註冊時間: 2004-01-30 04:47

文章 jlu »

真的要送我嗎~
太高興了~
我只有雞婆這個優點啦.......
而且我對電子產品非常有興趣(可惜沒讀電子科)~
當年第一份正職就是賣場跟百貨公司的家電銷售員~

不過.....
我是覺得啦~
降低成本的問題事小.....
但是你們已經把這個產品定位在中高價位上了~
那就把他做成指標性的產品~
有些東西能省當然是省~
可不要因小失大啊~
千萬不要為了搶進市場而偷工減料...
既然你們都已經把他定位在中高價位了就好好做吧~
你們家的喇叭外型其實也沒差到哪裡...
很多都是熟面孔.....
是...
模仿人家做的嗎...
是之前人家在討論的...
長的很像但是聲音很爛的那些嗎(尷尬)...

2.0 2.1 5.1的產品可以都使用同一款衛星喇叭(擴大機的接頭還是用RCA再附RCA轉立體聲接頭)~
但是不要做一組長的差不多~
東西便宜但是聲音很差的出來賣...
會搞亂產品定位~
真的做出好東西的話~
還是會有人模仿來做爛貨的(要搞爛不要自搞啊)~

另外的重點是要把解碼機分開做(可以拆開賣就像AD300一樣)~
再分開發售中置喇叭跟重低音(當然要比一次買齊來的貴)~
這樣一來~
買2.0的人可以加價再買重低音變成2.1~
2.1可以追加2.0及中置跟重低音與解碼機升級5.1~
將來6.1的技術更容易開發以後~
可以出新版的解碼機變成6.1甚至7.1~
5.1的將來追加後中置成為6.1~
這樣一來~
同樣開發一套產品就能衍生多種組合~
甚至將來的升級~
這樣對整體形象有大大的助益啊~
而且提升消費者對新品牌的認知與忠誠~
只不過在庫存的控制上就麻煩了許多~

考夜二專或日二專其實還沒決定~
因為我有跟朋友合開薑母鴨店~
可能晚上在店裡做~
早上去讀書~
也有可能晚上讀書白天找份工作(我是工作狂)~
但如果找到好工作也不一定會去讀書~
就算讀了也不一定會讀到畢業~
我只是想學些有關貿易相關的知識~
對學歷完全沒興趣~
總是屌屌的覺得老闆不請我是他的損失(哈...)~
天地
神人
文章: 1244
註冊時間: 2001-01-03 08:00
來自: 東大畢業生

文章 天地 »

如果是中高價的,我是希望能有大小約像s520那般,每聲道都有獨立擴大模組的喇叭,比較像是鑑聽喇叭那樣的設計。
third ears
神人
文章: 340
註冊時間: 2003-11-03 20:59
來自: 23 late night

文章 third ears »

sutl 寫:
third ears 寫:小弟有一事不解∼想請教sutl兄
有關密閉式箱體的設計.因為空氣無法洩逸.理論上而言因應該可以得到較好的低頻控制力..低頻衰減因此也應比反射式來的和緩
這樣說來的話.若以相同的內容積而言.(因密閉式不適合大箱體.故以小喇吧體積來算)反射式是否可以得到較多的量感.而則擁有較佳的延伸能力∼
不知小弟這樣的認知是否有誤.因在下最近想自己做一對來玩玩∼ :D
沒錯,就單體本身的響應頻率而言,密閉式的的確比反射式的來得深,但不要忘記,低音反射式有個低音共鳴管,這個共鳴管可以發出特定頻率的聲音,這樣就有低音的錯覺(講錯覺是因為這不是CD內有的聲音),對人耳來說這樣聲音才完整。


而密閉式的聲音雖然低頻衰減較緩和,不像低音反射式會在低音共鳴頻率下陡降,但通常在80Hz以下的音量還是太小,這樣的低音並不夠用。

比較理想的設計還是做一個密閉式的中音喇叭,其實很多Hi-End喇叭都是這樣設計,你若把喇叭拆開,你會發現中音單體有一個獨立的密閉式音箱(有的看起來像寶麗龍碗公 :-.-: ),或是像MK那樣赤裸裸的讓你看見重低音與中高音分離的設計。
ok!I got it!
tks! :)
爵士不能搖擺\r
古典不能澎湃
搖滾不能吶喊
我還能聽什麼
sutl
神人
文章: 968
註冊時間: 2003-01-13 03:54
來自: 永和

文章 sutl »

jlu 寫:2.0 2.1 5.1的產品可以都使用同一款衛星喇叭
X.1都可以使用相同的衛星喇叭,而且都建議使用密閉箱,除了音質純之外,體積小更是優點。

2.0的喇叭是一定要用低音反射管形式的,不僅體積大,低音也會跟重低音喇叭互相干擾(就算用電子分音也是會干擾)

我對天地的衛星喇叭獨立擴大模組很贊成,這樣要2.1/4.1/5.1/6.1/7.1都很方便。而且這樣喇叭線極短(在音箱內),對音質有利。

而且衛星喇叭的模組要故意設計成只有後級,並且沒有音量調整,強迫大家一定要買重低音喇叭(商業考量:P ),因為我們會將前級/電子分音/8連音量控制作在重低音上,並且採用遙控方式控制,並且可以在重低音上設定各喇叭的音量衰減與延遲,但雙D解碼並不需要,因為這會多花錢,也不見得討好消費者。

而kevinhan的公司既然以中高階價位為主力,那我要提出一個很簡單的建議,那就是使用4"喇叭,喇叭的尺寸會形成喇叭的限制,3"單體的正常音量大概只能到120Hz,而4"要低到100Hz以下就輕鬆多了,而且4"喇叭的承受功率往往大出3"喇叭好幾倍,同樣的音量下,失真度會低上很多,而且中音也比3"喇叭自然許多,4"(10cm)也不算太大,是我認為比較理想的喇叭尺寸。


而2.0聲道喇叭建議使用5"~8"的喇叭,使用低音反射音箱(若是發瘋就用傳輸式的設計吧:D ),內建後級模組,另外搭配一個音量調整前級,這個前級分成三種,一種是基本型,一種是附加耳機擴大機型,最豪華的採用遙控型。

這樣你們公司的產品就會非常具有擴充性,但也很難跟其他PC喇叭搭配,在有擴充性的前提下,可以將一支衛星喇叭的定價設高消費者還是能接受(因為可以一顆一顆的買),這樣也比較不會面對Cost Down的困擾。




差不多將你們公司的產品線想齊了。

衛星喇叭:3",4",5",都有後級模組,造型不要太奇特,以利堆疊式的玩法。

重低音喇叭:6",8",12",都要有8聲道音量輸入,重低音輸入要有0,+10dB這兩種調整,這樣才能用在PC與AV-amp這兩種差異極大的訊號上。6"的只有主音量與重低音量旋鈕,8"的有主音量/中置/環繞/後環繞/重低音量旋鈕,12"的採用遙控器控制,除了沒有雙D解碼之外,幾乎所有AV-amp的功能都要有(包括MCACC嗎 :P )

兩聲道書架喇叭:5",6.5",8",採用低音反射式,內建後級模組。

兩聲道落地喇叭:5",6.5",8",採用傳輸式設計,內建後級模組。

兩聲道前級:基本型,附加耳機擴大機型,遙控型。
關於聲音的一切,不要聽人亂講 提問的智慧

可攜式Firefox,還會自動備份bookmark喔
jlu
初學者
文章: 46
註冊時間: 2004-01-30 04:47

文章 jlu »

要做這麼多種...
會不會太耗成本呢???
我今天有稍微想一想~
2.0的就不要出在這一系列(公司原本就有了)~
有機會再開另一系列~
例如書架或落地~

這系列就像sutl大哥說的~
就用4"的衛星喇叭(中置也是一樣的嗎)~
內建後級~
前級就建在重低音裡面(如果可以還是喜歡美美的外建擴大機)~
重低音就出兩種~
就是只有主音量與重低音量旋鈕以及採用遙控器控制的~
但是除了功能上差別以外~
基本設計跟喇叭單體可以一樣~
這樣更可以節省開發跟製造的成本~

另外~
不是基於音樂的原因~
純粹喜歡一整套感覺的我~
還是會希望能夠另外發行同系列設計的解碼機跟外接擴大機(也許不夠實際吧)...
甚至DVD PLAYER ...
這樣感覺比較美~
這幾天回家看到PM 5.1 + AD300 + 366S 就覺得很醜...
還要用不同的控制器...
加上電視遙控器...
看一片總共要用四隻遙控器...
很麻煩...

我另外還想到一個想法...
應該有點困難聽聽就好~
是不是有人能夠設計一種解碼機定位儀器~
喇叭大概擺好~
用喇叭放出聲波~
遙控器上內建接收器~
並放在座位上~
遙控器收到訊號以後將資料傳回解碼機~
依照訊號一一調整各衛星喇叭的參數~
這樣一來像我們這麼笨的人也可以輕易的享受劇院感覺~
不然一天到晚換位置~
等到擺好位置以後...
又想換新設備...
根本就是被喇叭玩...
我想...
行家絕對是少於笨蛋的...
賺行家錢難...
賺笨蛋錢容易~
頭像
MYSTJ
神人
文章: 4110
註冊時間: 2002-09-09 08:00
來自: M魔敗家俱樂部會長

文章 MYSTJ »

話說用使用金屬箱體製成的喇叭產品,
燦坤的EUPA喇叭就是個很容易看到的範例.

衛星喇叭採用鋅合金材質,雖然外觀看起來頗為亮麗,
不過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拿取/使用之後,表面會產生氧化物.

鋅合金的氧化物質地緻密不易剝落,但表面的光澤都會消失.
而這是使用金屬材質製成音箱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表面的防鏽處理要做好.

另外,這個衛星喇叭的重量非凡,一顆絕對有2公斤以上.
重量級的產品對音響迷來說是好的,但也要考慮到以多媒體為主要訴求的使用者.

對了,那這個EUPA的喇叭聲音如何?答案是很糟...
衛星喇叭的聲音過於尖銳單薄,重低音(外表很像龍捲風的6.5"炮)完全無魄力.

我希望在講求外觀設計之前,先將內部的擴大線路設計好.
或許無法達到像ALTEC之類專業廠商的巧妙佈局,但至少能夠穩紮穩打的加強電源的供應.
單體和內部的用料好一點,就像對岸的產品一般,而不是留下一堆可以補強和改進的遺憾...

對了,說到單體,貴公司開發單體的實力如何,我想是製作出令人期待的產品的最重要基石吧!:)
器材的價值, 決定於使用者的能力.
駕駛員無法跟上機體的性能, 那這些東西不過是昂貴的奢侈品罷了.
sutl
神人
文章: 968
註冊時間: 2003-01-13 03:54
來自: 永和

文章 sutl »

jlu 寫:我另外還想到一個想法...
應該有點困難聽聽就好~
是不是有人能夠設計一種解碼機定位儀器~
這早就有人作了,像Pioneer的這項功能叫MCACC(我上面就有講到),至於實際效果算是不無小補吧 :-.-: ,畢竟喇叭亂擺要有好聲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eek:
關於聲音的一切,不要聽人亂講 提問的智慧

可攜式Firefox,還會自動備份bookmark喔
jlu
初學者
文章: 46
註冊時間: 2004-01-30 04:47

文章 jlu »

呵呵...(尷尬)
小弟我不知道這個功能嘛...
本來還想問你MCACC是什麼呢(PIONEER的什麼機種有呢)...
我們這些人也不是願意把喇叭亂擺啊...
畢竟沒有優秀的先天環境(不可能有視聽室)...
更沒有良好的後天條件(不會擺位)...
所以啦~
這種方便的功能實在太棒了~
這對我們這些一般消費大眾來說實在是太方便了~
當然啦~
我們也不是真的想亂擺...
只是大概擺個樣子~
順便叫叫三五好友炫耀一下(台客心理)...
然後啟動功能~
自以為先進科技全在我家~
在大家的驚呼下看完一部片子...
天知道有沒有支援DD或DTS...
搞不好連DVD跟VCD都分不清楚哩...
當年DD剛普及的時候啊~
我曾經有一個客戶向我炫耀他家買了一套所費不貲5.1的DVD視聽音響喔~
還叫我去他家朝聖一下~
我還很高興的跑去看~
結果.......
後環繞擺在主聲道旁邊...
中置放在左邊...
還打算放最新的VCD(忘了是什麼片了)讓我體驗DD的環繞效果...
我不好意思直接吐他...
就問他這是音響店擺的嗎???
結果他回答我這樣擺比較好看~
比較壯觀(喇叭都很大但忘記牌子了)~
而且喇叭放在後面怎麼看得到...
我想...
他家那套音響大概到現在還是這樣放吧...
他可能也搞不清楚DVD跟VCD的差別...
那套音響最大的功能大概就是唱卡拉OK~
順便跟其他朋友炫耀那組超大的喇叭...

這是很多一般消費者的實際狀況吧(也絕對看不到這篇文章)...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