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沉浮?4千元内高档多媒体2.0音箱横向评测(上)

討論電腦用喇叭,甚至一些家用音響AV喇叭都可以。

版主: DearHoney

回覆文章
淋雨不再来
神人
文章: 284
註冊時間: 2003-12-07 22:56
來自: 中国

谁主沉浮?4千元内高档多媒体2.0音箱横?

文章 淋雨不再来 »

来源:
http://www.atlan-it.com/html/2003/12/20 ... 3538-1.htm

前言

自从惠威M200把多媒体2.0音箱引上HI-FI路起,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重视高端产品的研发。大家不约而同的都把自己的产品定位HI-FI路线,甚至某些厂家不吝啬的给上监听的辞藻来修饰。我们姑且不去批评厂家这种夸大其词的宣传方式,就目前高端产品的水准而言,还是值得让我们所欣喜的。多媒体音箱行业已经走进了战国纷争的时代。

此次的评测我们要感谢几个热心的网友为我们提供他们的私人物品,这样也避免了一些周折,也省去了煲箱所需要的时间。另外要特别感谢创富科技为我们提供了相对于大家比较陌生的一款高端产品,雨笛G800。

此次参测的产品都集中在千元以下,我们尽可能的去收集所有的高端产品,但由于市场因素和时间关系,我们未能拿到大极典的产品,也少了世代的新品V500,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本次评测的时间将会比较长一点,我们也是本着负责的态度,不喜欢浮躁的做快餐式评测,力求能做到公正,给予读者选购能有个比较正确的向导。当然,也许会存在不少偏差和错误,也感谢大家指出。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此次参测的产品,应该来说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了。

惠威M200:此款音箱我们就不需要做太多的介绍,惠威的大名已经很少有不知道的了。而M200也经受了2年的考验,依旧能够屹立在多媒体高端市场,其在大家心中任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到现在还有不少人点名要购买M200。可见其已经成功的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惠威官方网站 http://www.dulcet.com

世代V300:世代作为一匹黑马在去年杀出,无疑是很成功的市场领导者。V300这款音箱可谓褒贬不一,前段时间的“V300事件”也闹得风雨满城,我们在此无意于再去揭疤,究竟事情最后是何定论,各家心中都应该还是清楚的。不管产品是否在过去存在在一些问题,V300的声音表现还是不可被抹杀的。加上其目前的价格定位,也足以在高端占稳一席之地。
世代官方网站 http://www.epochaudio.com

朝露A200 GOLD:我们以下简称其A200。对于朝露这个算不新不老的品牌,A200应该算是其在多媒体音箱行业独立迈向成功代表作了。相比其A100,A200可以说更上一层楼。短歌行和X-SOUND都已经给予了其不的评价。甚至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广告上打着“A200一出,谁与争锋”的豪言壮志。有人把此箱点名为蔡琴歌的专用箱,可见其特点鲜明。
朝露官方网站 http://www.zhaolu.com

发友黑钻:提到发友,让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低频霸主”四个字。在黑钻身上我们也见到了其特色的延续。对于黑钻在短歌行上的评测,也曾招来了一些纷争,甚至扯出一些“野棉花”,当然,这些都不在本次评测的讨论范围之类。据说黑钻豪华版也将不久跟大家见面。
发友官方网站 http://www.fayou.com

雨笛G800:提到雨笛,应该对于不少人来说是相当陌生的一个品牌,我们在多个论坛发现过有不少人询问和讨论过此品牌的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可能跟其市场操作还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此次我们手中的评测样品是雨笛高端的夺标系列中的最低级别一款,型号为G800。此系列更高端的我们在雨笛的网站上找到有G828,G838,但并没有发现此次参测的G800。
雨笛官方网站 http://www.ciddy.com.cn


关于次此评测:

对于音箱的评测,我们一直有个疑问,究竟是该拆箱还是不拆?我们是侧重听还是需要看?经过反复衡量我们认为此次参测的音箱基本都以前有前辈网站拆箱评论过,我们没有必要再踏前人的足迹。此次参测的产品也许大家没有见过的只有雨笛G800的内部。我们在征求过厂家意见后,得到了很大的支持,厂家鼓励我们做拆箱拍照。这点看来,厂家对自己产品还是有相当信心的,最后结果到底如何,大家将在评测中看到一个真实的情况。如果本次拍照所使用的器材不好,效果不够理想,也希望大家能够谅解。

我们把此次参测的产品都定位在搭配电脑上的音源使用。并没有把它们作为搭配CD机的书架箱去做测试,我们认为这样更有针对性。对于声卡的选用,我们反复的考虑过,黑金II目前本身的表现遭到质疑,帝盟MX200我们认为信噪比不够理想,MX300和MX400可能略显刚硬。几经周折,我们借到了一块承启AV710。此款声卡目前用的人比较少,但已经倍受关注,并且其良好的表现,也成为我们选择它的理由。此声卡采用VIA ENVY 24HT-S芯片,可以在两声道下使用24/96模拟输出,声卡的设计避免了AC97的SRC问题,纯净的声音表现也是我们选择它作为评测唯一用卡的最大理由。评测将会分为外观和声音两方面。


外观篇:

我想对于外观的比较,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的确不好比。毕竟各人的欣赏眼光是不同的,每个人有独到的欣赏标准。我们给出的评价也只能作为我们对这几款产品外观的审核标准,只做参考。

此次5款音箱中,我们不得不对惠威和世代的外观工艺佩服,明显的感到胜出其他对手。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贬低其他厂家的外观工艺,希望大家明白。

惠威M200采用后置倒相孔设计,它的前面板倾斜设计不但增加了美观,而且根绝声学原理更适合人耳近场的听感。这样的设计已经成为高档多媒体音箱的楷模了。对于M200的外观设计,除了调节音量的三个旋钮我们觉得有碍整体协调,别的几乎无可挑剔。作为2年前的老产品,可以说M200的外观设计经久不衰,自今为人所称道。关于M200的详细参数介绍,可以参照官方网站资料,对于这些我们也不多做介绍了。M200的配件也相当丰富,除了说明书,质保书以及音频线等这些应该有的,还有独家赠送的惠威试音碟CD。

世代V300的造型相当独特,我们且不去研究它是否是抄袭国外某品牌的外观设计,但就V300这种黑亚光钢琴漆的精致工艺就足以让我们感叹。V300这种特殊的喷漆外观很容易被划伤,因此我们提醒使用V300和即将购买的朋友应该特别的爱护。取下V300的金属筛网防尘罩,V300看上去就显得有些丑了。但是不取下对音质又有影响,可谓音色两难啊。V300的音量调节旋钮在主箱背面,我们发现散热片就在旋钮下放,靠得很近,这样不利于调节,并且散热片没有做边角处理,尖锐的边角很容易划伤使用者的手,这是相当值得改进的地方。V300是此次参测中唯一的一款密闭箱,没有倒相管,这种设计也将会带来更干净的声音。但是不可避免的低音的量感就不会那么足了。V300的配件一样很丰富,跟M200一样,也赠送了试音CD碟。

朝露A200也采用后置倒相管设计,它给我们的第一感觉是方方正正,棱角分明。黄色的低音单元相当显眼,防尘罩的做工不够细致。箱体的贴皮给我们的感觉甚至还没有漫步者的R1800TII好。我们非常希望能厂家能在产品的外观工艺上能有所改进。音量调节也在主箱背面,散热片跟V300一样离得很近,但是我们发现边角部分都做了处理,比起V300那种易割手的边角显然要好得多。这些小小的地方都足以体现厂家的细心,也是对使用者的一种态度。附件相当的丰富,可以说为使用者考虑得相当的周到,我们非常希望其他厂家都能如此。A200赠送的试音CD是Aaron Neville的《Warm Your Heart》专辑。

发友黑钻采用前置倒相管设计,这样的好处是摆放方便,并且明显增加低音的量感。跟A200一样,并没有采用M200那种前面板倾斜设计。黑钻的防尘罩做工也不细致,甚至有点难拆,给我们的感觉真的是不如漫步者中端产品的防尘罩,虽然说音箱是拿来听的,但我们还是非常希望厂家能在外观工艺上多下点功夫。黑钻的低音单元很有特色,中间突出的子弹头设计我们还无法能得证是否是根据声学原理用来改善声音的还是只是为了吸引眼球。音量调节也是在背后,我们依然看到散热片跟音量调节的旋钮靠得很近,而我们手中的这对黑钻的散热片边角也未做处理,跟V300可以说是一样的弊病。黑钻的附件也是很丰富的。但我们并没看到有赠送的试音CD。

雨笛G800跟黑钻一样也是前置倒相管设计,而箱体则跟M200有相似之处,都是前面板倾斜,并且在音箱左右两侧额外增加了两块声学障板,每一面都有4个螺丝固定。正面看上去,到是跟黑钻有一些相似之处。绿色的PP盆低音单元跟A200那种黄色的低音单元更增加了此次评测的视觉冲击性。除了箱体的设计显得高档,而色彩方面也跟黑钻和A200一样略显朴素了,少了一分豪气。防尘罩的做工不错,比A200和黑钻都要好,从贴皮的工艺来看,也胜过A200和黑钻。可以说此次5款产品中,G800的外观工艺仅次于惠威跟世代。G800也相当重,说明书上标的毛重大概20KG,我们估计实际重量在15KG左右。音量调节旋钮设计在主箱背面,采用跟M200一样的金色磨砂旋钮。我们很高兴的看到散热片靠得很下,远离音量调节旋钮,这样可以避免割伤使用者的手。在附件中,G800可能是显得最寒酸的。只有最基本的音频线,说明书和保修卡。

对于以上5款参测产品的前四款,应该来说是见面比较多的产品,我们不得不对最后一款做一点特别介绍。我们将会在下篇里放送对雨笛G800的拆箱内部照片,和一些必要的解说。

由于本地世代的代理易主,我们暂时也无法跟其联系V500的送测样品,这点可能是本次评测中最遗憾的了。敬请关注本站评测下篇——声音篇。 [b01]

嘿嘿,照顾大家,所以把千元以内(RMB)改成了4千元以内($NT)
最後由 淋雨不再来 於 2004-04-14 00:35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poleye
初學者
文章: 43
註冊時間: 2001-02-18 08:00

文章 poleye »

把它改成繁體 ~~ 淋雨不再来應該不會見怪吧
====================================================
來源:
http://www.514500.org/html/2003/12/20031207183538-1.htm

前言

自從惠威M200把多媒體2.0音箱引上HI-FI路起,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重視高端產品的研發。大家不約而同的都把自己的產品定位HI-FI路線,甚至某些廠家不吝嗇的給上監聽的辭藻來修飾。我們姑且不去批評廠家這種誇大其詞的宣傳方式,就目前高端產品的水準而言,還是值得讓我們所欣喜的。多媒體音箱行業已經走進了戰國紛爭的時代。

此次的評測我們要感謝幾個熱心的網友為我們提供他們的私人物品,這樣也避免了一些周折,也省去了煲箱所需要的時間。另外要特別感謝創富科技為我們提供了相對於大家比較陌生的一款高端產品,雨笛G800。

此次參測的產品都集中在千元以下,我們盡可能的去收集所有的高端產品,但由於市場因素和時間關係,我們未能拿到大極典的產品,也少了世代的新品V500,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本次評測的時間將會比較長一點,我們也是本著負責的態度,不喜歡浮躁的做速食式評測,力求能做到公正,給予讀者選購能有個比較正確的嚮導。當然,也許會存在不少偏差和錯誤,也感謝大家指出。下面就讓我們看看此次參測的產品,應該來說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了。

惠威M200:此款音箱我們就不需要做太多的介紹,惠威的大名已經很少有不知道的了。而M200也經受了2年的考驗,依舊能夠屹立在多媒體高端市場,其在大家心中任有不可撼動的地位。到現在還有不少人點名要購買M200。可見其已經成功的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惠威官方網站 http://www.dulcet.com

世代V300:世代作為一匹黑馬在去年殺出,無疑是很成功的市場領導者。V300這款音箱可謂褒貶不一,前段時間的“V300事件”也鬧得風雨滿城,我們在此無意於再去揭疤,究竟事情最後是何定論,各家心中都應該還是清楚的。不管產品是否在過去存在在一些問題,V300的聲音表現還是不可被抹殺的。加上其目前的價格定位,也足以在高端占穩一席之地。
世代官方網站 http://www.epochaudio.com

朝露A200 GOLD:我們以下簡稱其A200。對於朝露這個算不新不老的品牌,A200應該算是其在多媒體音箱行業獨立邁向成功代表作了。相比其A100,A200可以說更上一層樓。短歌行和X-SOUND都已經給予了其不的評價。甚至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廣告上打著“A200一出,誰與爭鋒”的豪言壯志。有人把此箱點名為蔡琴歌的專用箱,可見其特點鮮明。
朝露官方網站 http://www.zhaolu.com

發友黑鑽:提到發友,讓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低頻霸主”四個字。在黑鑽身上我們也見到了其特色的延續。對於黑鑽在短歌行上的評測,也曾招來了一些紛爭,甚至扯出一些“野棉花”,當然,這些都不在本次評測的討論範圍之類。據說黑鑽豪華版也將不久跟大家見面。
發友官方網站 http://www.fayou.com

雨笛G800:提到雨笛,應該對於不少人來說是相當陌生的一個品牌,我們在多個論壇發現過有不少人詢問和討論過此品牌的產品,品牌的知名度可能跟其市場操作還是有相當大的關係的。此次我們手中的評測樣品是雨笛高端的奪標系列中的最低級別一款,型號為G800。此系列更高端的我們在雨笛的網站上找到有G828,G838,但並沒有發現此次參測的G800。
雨笛官方網站 http://www.ciddy.com.cn


關於次此評測:

對於音箱的評測,我們一直有個疑問,究竟是該拆箱還是不拆?我們是側重聽還是需要看?經過反復衡量我們認為此次參測的音箱基本都以前有前輩網站拆箱評論過,我們沒有必要再踏前人的足跡。此次參測的產品也許大家沒有見過的只有雨笛G800的內部。我們在徵求過廠家意見後,得到了很大的支援,廠家鼓勵我們做拆箱拍照。這點看來,廠家對自己產品還是有相當信心的,最後結果到底如何,大家將在評測中看到一個真實的情況。如果本次拍照所使用的器材不好,效果不夠理想,也希望大家能夠諒解。

我們把此次參測的產品都定位在搭配電腦上的音源使用。並沒有把它們作為搭配CD機的書架箱去做測試,我們認為這樣更有針對性。對於音效卡的選用,我們反復的考慮過,黑金II目前本身的表現遭到質疑,帝盟MX200我們認為信噪比不夠理想,MX300和MX400可能略顯剛硬。幾經周折,我們借到了一塊承啟AV710。此款音效卡目前用的人比較少,但已經倍受關注,並且其良好的表現,也成為我們選擇它的理由。此音效卡採用VIA ENVY 24HT-S晶片,可以在兩聲道下使用24/96類比輸出,音效卡的設計避免了AC97的SRC問題,純淨的聲音表現也是我們選擇它作為評測唯一用卡的最大理由。評測將會分為外觀和聲音兩方面。


外觀篇:

我想對於外觀的比較,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的確不好比。畢竟各人的欣賞眼光是不同的,每個人有獨到的欣賞標準。我們給出的評價也只能作為我們對這幾款產品外觀的審核標準,只做參考。

此次5款音箱中,我們不得不對惠威和世代的外觀工藝佩服,明顯的感到勝出其他對手。我們這樣說並不是貶低其他廠家的外觀工藝,希望大家明白。

惠威M200採用後置倒相孔設計,它的前面板傾斜設計不但增加了美觀,而且根絕聲學原理更適合人耳近場的聽感。這樣的設計已經成為高檔多媒體音箱的楷模了。對於M200的外觀設計,除了調節音量的三個旋鈕我們覺得有礙整體協調,別的幾乎無可挑剔。作為2年前的老產品,可以說M200的外觀設計經久不衰,自今為人所稱道。關於M200的詳細參數介紹,可以參照官方網站資料,對於這些我們也不多做介紹了。M200的配件也相當豐富,除了說明書,質保書以及音頻線等這些應該有的,還有獨家贈送的惠威試音碟CD。

世代V300的造型相當獨特,我們且不去研究它是否是抄襲國外某品牌的外觀設計,但就V300這種黑亞光鋼琴漆的精緻工藝就足以讓我們感歎。V300這種特殊的噴漆外觀很容易被劃傷,因此我們提醒使用V300和即將購買的朋友應該特別的愛護。取下V300的金屬篩網防塵罩,V300看上去就顯得有些醜了。但是不取下對音質又有影響,可謂音色兩難啊。V300的音量調節旋鈕在主箱背面,我們發現散熱片就在旋鈕下放,靠得很近,這樣不利於調節,並且散熱片沒有做邊角處理,尖銳的邊角很容易劃傷使用者的手,這是相當值得改進的地方。V300是此次參測中唯一的一款密閉箱,沒有倒相管,這種設計也將會帶來更乾淨的聲音。但是不可避免的低音的量感就不會那麼足了。V300的配件一樣很豐富,跟M200一樣,也贈送了試音CD碟。

朝露A200也採用後置倒相管設計,它給我們的第一感覺是方方正正,棱角分明。黃色的低音單元相當顯眼,防塵罩的做工不夠細緻。箱體的貼皮給我們的感覺甚至還沒有漫步者的R1800TII好。我們非常希望能廠家能在產品的外觀工藝上能有所改進。音量調節也在主箱背面,散熱片跟V300一樣離得很近,但是我們發現邊角部分都做了處理,比起V300那種易割手的邊角顯然要好得多。這些小小的地方都足以體現廠家的細心,也是對使用者的一種態度。附件相當的豐富,可以說為使用者考慮得相當的周到,我們非常希望其他廠家都能如此。A200贈送的試音CD是Aaron Neville的《Warm Your Heart》專輯。

發友黑鑽採用前置倒相管設計,這樣的好處是擺放方便,並且明顯增加低音的量感。跟A200一樣,並沒有採用M200那種前面板傾斜設計。黑鑽的防塵罩做工也不細緻,甚至有點難拆,給我們的感覺真的是不如漫步者中端產品的防塵罩,雖然說音箱是拿來聽的,但我們還是非常希望廠家能在外觀工藝上多下點功夫。黑鑽的低音單元很有特色,中間突出的子彈頭設計我們還無法能得證是否是根據聲學原理用來改善聲音的還是只是為了吸引眼球。音量調節也是在背後,我們依然看到散熱片跟音量調節的旋鈕靠得很近,而我們手中的這對黑鑽的散熱片邊角也未做處理,跟V300可以說是一樣的弊病。黑鑽的附件也是很豐富的。但我們並沒看到有贈送的試音CD。

雨笛G800跟黑鑽一樣也是前置倒相管設計,而箱體則跟M200有相似之處,都是前面板傾斜,並且在音箱左右兩側額外增加了兩塊聲學障板,每一面都有4個螺絲固定。正面看上去,到是跟黑鑽有一些相似之處。綠色的PP盆低音單元跟A200那種黃色的低音單元更增加了此次評測的視覺衝擊性。除了箱體的設計顯得高檔,而色彩方面也跟黑鑽和A200一樣略顯樸素了,少了一分豪氣。防塵罩的做工不錯,比A200和黑鑽都要好,從貼皮的工藝來看,也勝過A200和黑鑽。可以說此次5款產品中,G800的外觀工藝僅次於惠威跟世代。G800也相當重,說明書上標的毛重大概20KG,我們估計實際重量在15KG左右。音量調節旋鈕設計在主箱背面,採用跟M200一樣的金色磨砂旋鈕。我們很高興的看到散熱片靠得很下,遠離音量調節旋鈕,這樣可以避免割傷使用者的手。在附件中,G800可能是顯得最寒酸的。只有最基本的音頻線,說明書和保修卡。

對於以上5款參測產品的前四款,應該來說是見面比較多的產品,我們不得不對最後一款做一點特別介紹。我們將會在下篇?堜騋e對雨笛G800的拆箱內部照片,和一些必要的解說。

由於本地世代的代理易主,我們暫時也無法跟其聯繫V500的送測樣品,這點可能是本次評測中最遺憾的了。敬請關注本站評測下篇——聲音篇。

嘿嘿,照顧大家,所以把千元以內(RMB)改成了4千元以內($NT)
淋雨不再来
神人
文章: 284
註冊時間: 2003-12-07 22:56
來自: 中国

文章 淋雨不再来 »

老兄不会是一个个字去改吧,好累的哦。呵呵。是不是有什么工具可以繁体跟简体直接转换?
askme0218
神人
文章: 249
註冊時間: 2003-12-17 14:31
來自: ψ台灣的中心ψ

文章 askme0218 »

word
輕輕的想你就很滿足 這樣的生活讓人投入
不想做太多陳述 也無法說得太清楚
nestor
初學者
文章: 18
註冊時間: 2003-12-19 13:52
來自: 密室
聯繫:

文章 nestor »

淋雨不再来 寫:老兄不会是一个个字去改吧,好累的哦。呵呵。是不是有什么工具可以繁体跟简体直接转换?
淋雨前輩這裡有
http://alf-li.tripod.com

ALiBaBar ver 3.21
安裝了之後
網頁瀏覽器(IE)上會多出一個選項 檢視(V)-工具列(T)-ALiBaBar
點選之後您瀏覽中文網頁 就可以轉成繁體或者簡體中文

ConvertZ ver 7.02
這是將文字檔.word .txt等等轉換的軟體

以上兩個
因為都是免費的軟體 所以請安心使用
『流動的水沒有形狀,
 飄流的風找不到蹤跡,
 而事實的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以上 我是NESTOR水嫩嫩鋼鐵西瓜』
回覆文章